惊蛰至,春雷响,万物长。黔贵大地上,蛰伏了一冬的生机在雷声中悄然萌动,油菜花染黄了梯田,杜鹃花点燃了山野……在蓬勃的春光中,贵州公安主动将警务前移至田间地头,警民共同绘就了一幅平安与温暖交织的“警”色画卷。
深入田间地头,播撒安全“种子”
为提升农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贵州各地公安民警结合春耕特点,通过“拉家常”式宣讲、发放宣传单、以案说法等形式,重点普及粮食安全知识。“大哥,在购买农资的过程中,如购买到假冒伪劣的产品,可及时拨打报警电话!”“接到陌生电话说有春耕补贴的,一定不要轻易相信,谨防受到电信诈骗。”……
此外,民辅警们还加强了走村进组的频率,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都是在田间地头。基本上实现挨家挨户走一遍,碰到有人在家就面对面宣传,没碰上人的就在群众的家门口放上一份安全宣传单。
严查农资市场,严把春耕“安全关”
“种子、化肥是春耕的‘命根子’,我们一定要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民警在对辖区农资店销售的种子、农药、化肥等进行全面检查时向农资店负责人叮嘱道。
农资质量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各地公安机关联合当地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农资店进行“拉网式”排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药”;对农资经营资质、进出货台账及包装标识进行检查,依法查处不合格产品,并通过比对备案信息规范市场秩序;对经营品种、生产厂家、产品批号等进行检查,严防不合格农资产品流入市场,并向农资经营者讲明春耕生产的重要性和涉农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保证农资产品质量和群众的合法权益……用严管高压态势,全力营造安全有序的春耕生产环境。
化解矛盾纠纷,奏响邻里“和谐曲”
“警察同志,你们说得对,远亲不如近邻,为这点小事争吵真是得不偿失,谢谢你帮助我们解开心结。”“不用客气,今后有什么事情可随时与我们联系。”
近日,经过民警耐心调解和劝导,最终成功化解一起某村村民陈某与其邻居周某因种菜占地发生争执问题,双方握手言和。春耕时节,土地边界、农资买卖等引发的纠纷易发多发。各地公安机关结合当地情况,采取“民警+义警+村干”联动模式,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将邻里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从田间宣讲到以案说法,从农资检查到矛盾调解,贵州公安机关通过警务前移、服务下沉守护春耕生产,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关切,以雷厉风行的担当、润物无声的温情,守护着黔贵大地的春华秋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